“預”見秋天,“防”護健康

發布部門:菠菜广告投放平台    發布時間:2024-10-16    浏覽次數:36

天漸冷,秋意濃,秋天各種病毒、細菌簇擁而至,各類高發疾病尤其是傳染性疾病開始活躍,請關注秋季常見傳染病預防小貼士。

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等傳播途徑而引起感染。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咳痰等症狀。人群對呼吸道傳染病普遍易感,尤其是抵抗力低下的人群。

常見秋季呼吸道傳染病有

01 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典型的臨床症狀是:高熱、幹咳、鼻塞、流涕、咽喉痛,同時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症狀,嚴重者有緻命的風險!

02 新冠病毒感染

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咽幹、咽痛、咳嗽、發熱等;部分可伴肌肉酸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等;少數患者病情持續發展出現肺炎表現。

03 水痘

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也可通過接觸帶狀疱疹患者而感染,兒童、成人均可發病,其臨床表現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疱疹為特征。

04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以腮腺腫脹為具體特征。起病較急,有發熱、寒意、頭痛、咽痛、食欲不佳、惡心、嘔吐、全身疼痛等,數小時至12天後,腮腺即顯著腫大。


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1、接種疫苗:如流感、新冠病毒、肺炎、水痘、麻風腮、流腦疫苗,接種疫苗保護易感人群。

2、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

3、勤洗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随地吐痰,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以切斷傳播途徑。

4、倡導在密閉公共空間戴好口罩,盡量不到或少到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呼吸道疾病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主動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5、合理飲食,注意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

6、若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減少與他人接觸,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決定是否就醫,就醫時建議規範佩戴口罩。

 

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經“糞-口”途徑傳播,是“吃進去”的傳染病,通常是由于細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飲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經過恰當的處理,吃進去後發病。

常見秋季腸道傳染病有:

1、手足口病

主要由腸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感染所緻,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也有發病。

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數重症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

2、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是通過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的臨床症狀,即水樣腹瀉,伴有發燒、嘔吐和腹痛,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也可見頭痛、寒戰和肌肉痛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脫水。

腸道傳染病的預防

1 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飯前便後要洗手。

2 注意飲食和飲水衛生,喝開水、吃熟食,不食不潔、無證食品。

3 在疾病高發期盡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4 多吃新鮮蔬果,多元化飲食;增強鍛煉,改善體質。

 

再次提醒:這樣做預防秋季傳染病

01 注意個人衛生

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特别是飯前便後、咳嗽或打噴嚏後以及接觸公共物品後,使用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清洗雙手,減少病毒和細菌的傳播。定期清潔居住環境,特别是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門把手、桌面、手機等。保持室内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衣物和被褥要經常換洗,并在陽光下晾曬,以殺滅潛在的病原體。盡量減少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的次數,這些部位是病毒和細菌進入身體的主要途徑。

02 合理飲食與休息

秋季天氣幹燥,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全谷類和瘦肉,這些食物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擾。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體恢複和增強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

03 加強體育鍛煉

選擇适合的運動方式,适量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疾病發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