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咬皮炎、帶狀疱疹……夏季常見皮膚問題怎樣應對?

發布部門:菠菜广告投放平台    發布時間:2024-06-13    浏覽次數:88

皮膚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作為人體第一道防線,具有屏障、代謝、感覺、免疫等生理功能,參與維護機體健康、維持内環境穩定。由于環境、氣候、生活節奏、不良習慣、精神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皮膚問題日益增多。小編為您介紹夏季常見皮膚問題及預防方法 。

  

夏季如何預防蟲咬皮炎?SUMMER

 


夏季來臨,随之而來的就是陰雨連綿,夏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蟲咬皮炎即應時而生了。該病也叫丘疹性荨麻疹,通常易長在四肢軀幹的外側,如腳踝、側腰,肩背部等相對暴露的部位,多由螨蟲、跳蚤這些節肢動物叮咬引起,皮疹一般指甲蓋大小,可有小水疱,瘙癢顯著。即使積極治療,仍需要一周以上才能痊愈,可以說是非常磨人。那這種疾病怎樣預防呢?

陰雨天後把床上用品貼身衣物等洗燙暴曬,有條件可用不帶蒸汽的熨鬥熨燙一下會更好,家用紫外線消毒燈也可酌情使用。

家中有寵物的要定期清潔、驅蟲。

盡量少去地下室、倉庫等陰暗封閉環境,避免接觸流浪動物。

 

如何預防帶狀疱疹?SUMMER

帶狀疱疹,又稱“纏腰龍”,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潛伏于90%以上的成人體内。季節交替或免疫力下降時易激活,形成水疱伴神經痛。發病前可能出現乏力、低熱。患處顯現潮紅斑,後變水疱,沿神經帶狀排列于身體一側,如肋腰、頭面、四肢等。部分患者皮膚愈合後仍有顯著疼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如何不被纏腰龍纏上呢?

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是預防帶狀疱疹的關鍵。

接種疫苗,接種重組帶狀疱疹疫苗,目前被證實為最有效預防帶狀疱疹的方式,50歲及以上成人可接種,可提供97.2%的保護效力,接種後11年,保護效力可維持在87.7%,數據模型預測接種20年後,可維持較高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應答。

 

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的治療

帶狀疱疹是潛伏于神經節内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而引發的皮疹,患者疼痛感強烈,且部分患者在皮損愈合後仍然會存在持續性疼痛,超過1個月即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

 口服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有創介入治療的基礎,藥物選擇應個體化,單一藥物治療不能獲得滿意的疼痛緩解時,應考慮聯合用藥,選擇藥物時應注意選擇不同機制的藥物、藥物療效相加或協同而藥物的副作用不相加。

神經阻滞治療

将局部麻醉藥注入神經周圍,以阻斷神經疼痛信号傳導,短暫緩解病人疼痛。

交感神經幹/背根神經節三氧介入治療

通過三氧注射能夠有效消除背根神經節、脊神經根和交感神經節周圍的緻痛因子和黏連狀态,促進損傷神經系統的修複。

神經脈沖射頻治療

脈沖射頻治療的原理是通過脈沖電刺激改變神經系統功能活動,即神經調節治療技術,對于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患者因神經系統受到損傷而導緻的功能紊亂狀态具有調節作用。

外周/脊髓神經電刺激治療

神經電刺激治療作為一種神經調控技術,廣泛應用于各種頑固性疼痛的治療包括但不限于術後疼痛綜合征、複雜性區域疼痛綜合征、缺血性疼痛等神經病理性疼痛,随着适應症範圍的擴大神經電刺激也被應用于帶狀疱疹性神經痛的治療并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

 

保護皮膚的關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