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升高,警惕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

發布部門:菠菜广告投放平台    發布時間:2024-06-07    浏覽次數:132

近日,氣溫升高,通過“食源性疾病監測與溯源系統”發現,近期報告了數十例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的病例,這些病例多為進食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污染的面皮、卷餅等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金黃色葡萄球菌這個“美麗”但“可怕”的細菌吧!

病原學特點

金黃色葡萄球菌(簡稱金葡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菌種,有“嗜肉菌”的别稱,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常寄生于人和動物的皮膚、鼻腔、咽喉、腸胃、化膿性瘡口中,空氣、污水等環境中也常會存在,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機會很多。

金葡菌本身不會對人體健康産生危害,其繁殖過程中産生的腸毒素是主要的緻病因子。金葡菌産生的腸毒素具有極強的耐熱性,在100℃加熱條件下仍能存活30分鐘不失去其活性,可存在于已經煮熟的食物中,導緻食物中毒。

流行病學特點

1.季節性:全年皆可發生,但多見于夏秋季。

2.中毒食品種類:引起中毒的食品種類很多,主要是營養豐富且水分高的食物,如奶、肉、剩飯等。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中毒表現

攝入含有緻病量腸毒素(一般認為20~25μg)的食物後2~6小時即可發病,發病急驟。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以嘔吐為主,嘔吐物可帶膽汁黏液和血絲。嚴重者可因劇烈吐瀉引起脫水、虛脫和肌肉痙攣。體溫大多正常或略高。病程較短,一般在數小時至1~2天即可恢複。兒童對腸毒素比成人敏感,發病率高、病情重,需特别關注。

金黃色葡萄球菌産毒條件

常見如澱粉類(如剩飯、粥、米面、糕點等)、牛乳及乳制品、魚肉、蛋類等被金葡菌污染的食物在室溫2037℃擱置4~8小時以上時,金葡菌會大量繁殖并産生腸毒素。食品受活菌污染程度越嚴重,葡萄球菌繁殖越快,也越易形成毒素。

  預防要點

1.  注意食物衛生及清潔,保持廚房清潔,制備食物之前用肥皂和水充分洗手,尤其是指甲内。

2.  正确儲存食物。食物應冷藏或置于陰涼通風的地方,對于易污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食物在不烹調和食用的情況下,最好保存于冰箱中并快速冷凍。剩菜剩飯在冰箱中放置時間最好不要超過6小時,尤其是氣溫較高的春夏季節,食物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3.  嚴格采購食品,禁止采購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

4.  手或者手腕有傷口(特别是化膿性傷口)時不要制備食物,也不要給其他人端送食物。

  專家提醒

攝入含金黃色葡萄球菌活細菌而無腸毒素的食物一般不會引起食物中毒,隻有攝入一定劑量的腸毒素才會中毒。消費者一旦發生疑似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中毒,應及時去醫院就治,立即停止食用并封存可疑食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