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季的到來
病毒又雙叒叕開始活躍
如何做好冬季防病措施,警惕疊加感染
現在就讓校醫務室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
預防流感要注意:在流感季節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内空氣新鮮,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支原體肺炎
這是一種由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引起呼吸道感染,導緻咳嗽,氣喘,胸痛等症狀,引發肺炎,導緻呼吸困難,發熱,乏力等症狀。支原體肺炎在全球範圍都有發生,發病率高,全年均可發病,但以秋冬季節多見,任何年齡均可患病,以兒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容易感染。支原體肺炎具有傳染性,可引起局部流行或暴發流行。
預防支原體肺炎要注意: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接觸感染源;保持室内空氣流通,避免長時間待在密閉空間,引起交叉感染;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營養,健康飲食,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接種疫苗,提高對支原體肺炎的抵抗力;避免接觸患病人群,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如有疑似症狀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感染性腹瀉
在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毒中,諾如病毒傳染性極強。常見症狀主要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部分患者有頭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季節。諾如病毒以腸道傳播為主,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傳播。
預防腸道傳染病要注意:保持手衛生,飯前便後流動水洗手;注意飲水衛生,不飲生水;蔬菜瓜果要洗淨;不吃未煮熟煮透的海鮮貝類。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傳染性強,但預後較好,一般不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症。症狀為發熱伴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後背先出現,且分布較密集,其次是頭面部,四肢相對較少。水痘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
接種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簡單的預防方法,避免與水痘患者以及密切接觸者接觸。
肺結核
肺結核是由結核杆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結核杆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緻病性,可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髒。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病人咳嗽、打噴嚏、或者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
防控校園結核病要注意:①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症狀,應及時報告或就診;②一旦确診肺結核,一定要接受正規治療,避免傳染其他人;③對教室和宿舍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内空氣新鮮;④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手帕或手肘衣物遮住口鼻,避免病菌通過飛沫傳染其他人。
細菌性結膜炎
細菌性結膜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性眼病,又稱“紅眼病”,多發于春季和秋季。常見的症狀有眼紅,可以看到眼球表面充血發紅,看到清晰的血絲,還可能會有異物感、燒灼感、癢、怕光、流淚、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主要是通過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玩具、水龍頭、門把手等傳播。
預防:注意個人衛生,日常用品如毛巾定期消毒,流動水洗手,不用手揉眼睛,不與患者接觸。
◆校園健康生活小貼士
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身體抵抗力的重要保證。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适當的體育鍛煉。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以減少感染的風險。比如在咳嗽或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衛生、勤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噴嚏後要洗手,盡量避免習慣性地觸摸眼睛、鼻、口。
保持教室和宿舍等場所的環境清潔:室内定期開窗通風,冬季的時候室外溫度比較低,在通風期間要做好保暖工作。如果班級或宿舍出現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護理患者時要注意佩戴口罩,同時做好環境清潔消毒工作。
避免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尤其是空氣流動不暢的密閉場所,減少可能與患病人群的接觸機會。前往環境密閉、人群密集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建議要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時更換。
患病時居家休息:一旦發生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患者應居家休息,避免把病原傳染給其他的人員。如果症狀較重的話,應該做好個人防護,盡早前往校醫務室就診,以及時獲得有效治療。
(圖文:校醫務室)